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48章 南下荆州

话说夏侯惇与赵尘顺利和谈,成功撤离了怀县,于第三日傍晚渡过黄河回到了汜水关。

曹操喜出望外,虽然河内郡已经完全丢失,但好歹夏侯惇顺利归来。

河内之地,名义上虽然还在曹操手中,但实际的掌控已经完全落入刘备之手。

关键赵尘还对河内郡进行了重新的布置,连治所都已经更换,郡太守也重新任命,其他县城官员一应全部投降刘备,稍有迟疑的也都被大军剿灭。

所以,就算夏侯惇领军一直扎在怀县,也根本守不住,更没有任何意义。

如今顺利归来,也算是一种成功。

此刻,曹操大军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,便是下一步该如何做。

赵尘在河内郡的三路大军已经安排妥当,分别在河阳、温县、怀县三地,正好应对小平津、孟津和汜水关,将曹操与东面平原的联络已经全部切断。

自古以来,向来没有切断了东面,独自长期坚守在雒阳的情况。

隋末唐初混战期间,洛阳一直就是战斗的前沿,主要因为此地四通八达,关隘极多。

但也是一个麻烦的地方,除了洛阳处于平地之外,其他皆为山区。

周边的援军想要来支援也只能通过关隘。

如今曹操便面临这般处境,无法撤离,也无法进攻,又没有援军。

众人皆愁眉苦脸。

荀彧建议:“主公,雒阳城虽然至关重要,但终究不是长久镇守之地。我军当思下一步去路。”

此话一出,武将们纷纷嚷嚷反馈。

夏侯惇立刻回道:“文若先生莫要说丧气话,汜水关坚固无比,易守难攻,难有大军能在此地过。只要我军守住此地,雒阳城便可无忧也。”

说到汜水关坚固,这倒是统一的认识,不管是西汉还是东汉时期,甚至到了隋唐和宋朝,明清和抗战时期,都是出了名的关键。

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记载:“洛阳东有成皋,西有殽黾,倍河,向伊雒,其固亦足恃。”

这个成皋便是汜水关。当初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,成皋之战有决定性的因素。

(注:汜水关,本名虎牢关,属古成皋县,也叫成皋关,公元598年隋朝改成皋县为汜水县,唐朝以后称为汜水关。这里直接称呼汜水关,主要是因为与三国时期的认识比较接近。)

故而夏侯惇想要坚守汜水关的思路本身没有问题,曹军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